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证书怎么考 / 正文

创新的艾灸技术培训艾灸治疗常见病培训资料

创新的艾灸技术培训.艾灸治疗常见病培训资料点击拨打电话咨询申申老师吧.加手机号的微信送中医视频学习资料.送助你顺利取得证书,省时省力省心,视频学习,轻松考证,证书一步到位,条件要求不严,网上提供报名资料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两寸证件照即可,费用低,可分期,不用担心考不过,随时报名,全国通用,面向全国招生,直接报名,国家官1网可查。

有的人艾灸后,突然腹泻了,突然感到很疲劳,突然觉得腿部像过电一样,或者出了还多水泡,还有起红点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到底是灸出毛病了,还是艾灸见效了?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艾灸就像一轮小太阳,当它逼近你的身体,源源不断的阳气就输入到你的体内,就像一位武功高手将自己的内力传递给你,可能你会觉得很舒服,也可能会感到不适。

下面给大家详细解说每一种艾灸反应所代表的含义和处理方法。

1.灸后病重

解释:这很有可能是之前艾灸的时间或者灸量不够,或者身体太过虚弱所致。因为如果正气太过虚损,正气比较弱,这种情况下,相应的脏腑器官是没有办法与病邪做斗争,在艾火的温热刺激下,通过经络腧穴的传递,调整人体气机,一旦阳气提升之后,所在病灶正气增强,有能力与病邪抗争,这个时候才会出现灸感。

应对方案:当邪气排到体表时,可以在局部进行刮痧或者点刺放血让邪气及时排出来。

2.返病

有些人可能以前得过某种疾病,治疗好了,可能很多年都没有犯了,一般都会认为自己已经好了。但有可能病根还没有去除。所以,艾灸一段时间,正气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犯了,我们也叫“勾病”,这就是艾灸在帮助身体去病根。

是艾灸的一种排病反应,本身身体就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慢性1病,但身体没有表现出来。现在正气足了,有能力和病邪做斗争,就会以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

应对方案:有的艾灸师对新病进行配穴应对,就能顺利地度过各种排病反应。

5.灸后排尿多

肾1虚病人:在原有穴位上+肾俞等穴。坚持了一个周,尿频的症状就减轻了。

抑郁症病人:也可以减少灸量和时间或者暂时停灸或者加上神门等安神的穴位。

宝宝发烧,应对方案:给宝宝多饮用温开水就可以。如果温度达到38.5℃以上,那就一定要配合搓痧或者是吮痧的方法给宝宝泄热,一般会选择大椎、肺俞、身柱穴。

艾灸穿透性比较强,具有透热、导热和传热的特点,会随着经络进行感传,有非常好的通窜功能。当出现走窜感之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有的人经络比较畅通,所以灸几次这种感觉就会慢慢出现。

8.灸后出汗

应对方案:1.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2.一定要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解释:有些人艾灸完后皮肤会变得红一块,白一块,呈花纹状,这是为什么呢?

艾灸时间太长自然会留下熏烤的印迹,其实这种花斑与体质有重要的关系,有花斑的人多数体内寒湿比较重。

解释:艾灸后出现寒、热、酸、麻等感觉都被称之为灸感,

寒湿重的人艾灸后容易冒凉风,但是部位不同,一般人会从脚心、腿上、肩部、头部冒凉风,阳虚严重的人会感觉全身发冷。

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启动,与外邪相争就会出现打喷嚏的症状;

有些人一艾灸就会恶心、呕吐,这是为什么?

灸后流鼻血,调整灸量、时间可缓解

应对方案:无论有肺部、鼻部相关的疾病史还是本身就容易上火或者有流鼻血的经历的患者,在艾灸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的饮食,艾灸上焦穴位的时间和灸量要控制好,这样才能避免流鼻血的症状出现,也能让鼻部疾病得到更好的护理。

种情况,如果距离和灸量都合适,依然有灼痛感,可以考虑换一个施灸的部位或重新选择穴位。

第二种情况,比较粗的艾条火力比较旺,尽量离皮肤稍稍远一点。

第三种情况,一定要选择质量有保障的艾条,如果选择新艾或含有杂质的艾条,局部皮肤也会出现灼痛感。

第四种情况,艾灸后施灸部位出现灼痛感,有些是病理反应,特别是有些疾病本身就有痛症,在刚开始艾灸时会有痛感,当皮肤适应之后,痛症就会消失。

第五种情况,还有些是操作不当导致的,多是因为艾灸的时间太长,火力太大导致的,可以适当减少艾灸的时间,增加灸火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同时配合回旋灸,减少悬定灸的时间。

动感,艾灸一段时间后感觉到穴位深处有响动或者病变部位出现动感,我们统称之为“动感”,这说明身体的正气得到充足的提升后,瘀滞的经络得到疏通,会随着此灸感的出现而痊愈。

因为胃炎等疾病导致的反酸酸气会向上走,但艾灸后导致的反酸酸气可能会向下走。

我们艾灸在调理期间,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反应,但是一般无需过于担心,因为它们都是常见现象,也是用来判断艾灸效果的依据。我们不仅要知道各种灸后反应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应对!这里有50种灸后反应,特地整理成了表格,方便大家参考。

艾灸后常见的50种反应序号艾灸后反应反应所代表的含义应对措施

1水泡体内的湿寒比较重小水泡继续灸,大水泡针消毒后刺破挤出,避免感染,控制好灸量和火力,可以继续灸2红疹

体内的风、湿、寒比较重改为悬灸会减弱,加灸曲池、大陵,期间可以刺血或者拔罐3口渴上实下虚继续施灸,灸前喝杯热水,多灸腿部4病症加重身体虚弱,正气弱继续施灸,局部刮痧,点刺放血5返病

正邪相争加强营养,继续施灸,扶正祛邪6上火表明体质热或灸量大,配穴不合理加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下焦穴位,引火归元,控制好灸量和频率7口干舌燥上焦有虚火加灸曲池、合谷、太溪、照海,清虚降火8烦躁体内有虚火继续施灸,多灸腿部,少灸上焦部位,适当刮痧、拔罐9烫经络有瘀堵现象,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平时疼痛的部位。艾灸前可先按摩,疏通经络,打开穴位后再灸10痒体内有风邪改为悬灸可减弱,用手揉,加灸曲池、百虫窝11不热

表明体内寒气较重,体内寒气与热抵消,因此感觉不到热;也可能因近太疲劳,气血虚弱或经络不通适当加大艾灸量,控制好火力12灸后皮肤红白相间点经络不通继续施灸,红白点会自动消失13头晕、头胀下焦部位经络堵塞,艾灸补进的气血全拥到脑部,加上原本脑部经络不通,而导致头晕、头痛现象头部和手臂进行适当刮痧、按摩;要序渐进施灸,可加灸大椎、合谷、太冲14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继续施灸,慢慢该症状就会消失15全身乏力体虚或其他病症掌握好灸量和火力,注意饮食,加强运动16身体沉重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继续施灸17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适量施灸、配合医师治疗18想睡觉.132144451

相关文章

湘ICP备17004542号-3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
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