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的安放和施灸:艾炷安放时先在穴位上涂少量蒜液或凡士林,以增加粘附性和刺 激作用。放好后,用线香点燃艾炷,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 轻痛感。灸完1壮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每换1壮,即可涂凡士林或大蒜液1次,可连 续灸7—9壮。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吧~~~
③敷贴淡膏药:灸满壮数后,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可每 天换贴1次。大约1周左右, 灸 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 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正常的无 菌性化脓,脓液较淡色白,若感染细菌而化脓,脓色多呈黄绿色)。同时可多吃一些营养较 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此灸法有后遗瘢痕,灸前应征求患者 同意。
“治风痹、瘰疬,俱按患处灸;水胀、膈气、胃气,按穴灸”。 三、广泛应用的艾炷灸法 古代的艾灸,除在个别情形下平铺艾绒施灸外, 以艾炷灸法为盛行。关于艾炷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圆锥形艾炷:把艾绒捏成上尖下圆的圆锥,放在被灸的部位,点燃其以施灸。这是古代通行的艾灸法。用艾绒捏成圆锥体,叫做“艾炷”,也有称为“艾团”、“艾丸”或“艾圆”的。 古代常用的艾炷,大小约在三分左右,故晋陈延之《小品方》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解曰:此为作主(炷)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也。减为不覆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则不能远达(《医心方》卷二)。”但是,这个广三分并非一成不变的,所以《外台秘要》卷十九云:“若江南、岭南寒气即少,当二分为准,燧小不得减一分半也。婴儿以意减之。”可见所谓“三分”,乃是指在北方用于成年人而言,南方却又不得相同。 事实上,在临床中因人、因病、因穴的不同,艾炷的大小是有很大的变动范围的。古代医书为了使人们便于了解起见,常用其他的东西作比较。兹将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条述于下,以便稽考。15607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