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仁智贤者唯恐世人不会中医,每每 “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理为验”,一一剖析,详述于众。 今余虽不才,但二十多年,略有所得,不忍私秘,愿公之于众,供有缘者医门一助。 故而我集结这本《中医求实》帮助有缘者,让有志学习中医者,少走弯路,尽量避免误区,让其在短的时间里掌握中医要领。 《中医求实》计划分四篇:第1篇是:临床医案选录;第二篇是:临床验方公布;第三篇是:医案注释举例;第四篇是:常用中药选讲;第五篇是:中医的有效学习方法。 周忠海 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
点击电话咨询申申老师~~手机号就是微信号,加微信送中医教程。
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光辉夺目的一朵奇葩。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任何一门科学所不能够替代的。而中医经典是中医之魂,是中医发展的活水源头。所以,将强中医经典的学习,树立中医经典在中医学中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1中医经典的定义和地位百度百科给经典的解释是:具有典范性、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有价值的”、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具代表性的、完美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我们传统上说的中医经典主要是指中医四大经典,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说法,一种是指《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匾要略》;一种是指《内经》、《伤寒论》、《金匾要略》、温病学。前一种主要依据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后一种主要是从中医教学课程属性的界定考虑。所以,我们说的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一般指后者。而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医经典不仅仅意味着传统的四大经典读物,在当前形势下,对经典的认识应当扩大到所有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对中医的进步和发展起过重要推动作用、影响力深远、且被大家公认、能够促进中医学学习的中医基础和临床著作。远到王叔和的《脉经》,近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均可以被称为中医经典。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学有根本”的需要,是思想培养的需要[1l孙思邀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张仲景、王叔和……等诸部经方’,[21。国医大师周仲瑛[31也说:“学习经典是掌握中医仁术的必由之路,而对经典领悟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15748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