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溜穴
Fù liū
归经:肾经
取穴方法:
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复溜穴(伏白穴,昌阳穴)解析:
(1)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2)伏白。伏,隐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气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溜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故名伏白。
(3)昌阳。昌,昌盛繁荣也。阳,阳气也。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故名昌阳。
(4)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
附注:肾经经穴。
复溜穴意义: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肾经横传于交信穴。
功能作用:补肾益气。
主治疾病:
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肾炎、神经衰弱、精力衰退、记忆力减退、手脚冰冷、浮肿。该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俞穴。
〖人体穴位配伍〗 配后溪穴、阴郄穴治盗汗不止;配中极穴、阴谷穴治癃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取穴方法:
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下一页 真人示范 图解如何找准复溜穴
如何找准穴位–复溜穴
这一篇来说说复溜穴。复,反复,恢复,重复与回流之意。溜,同流,流通;同留,留止。指其功能通调水液之正常流行。
复溜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是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有补肾益气的作用,对泄泻、盗汗、四肢乏力、腰脊强痛等其有缓解、改善的功效。
精确定位: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
取穴窍门:先找到太溪穴,向上量3横指,跟腱前缘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复溜穴。
一按就灵:每日早晚用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推按,左右腿各推按1-3分钟。长期坚持,能够有效医治肾炎、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手脚冰冷等疾病。尤其适宜男性经常按摩。
小贴士:对于阳痿、遗精、手足多汗等虚证,指压复溜穴重在补益;对于肢体浮肿、尿路感染等实证,指压或按摩此穴偏于通利。
下一页 按摩复溜穴的作用与好处
按摩复溜穴的作用与好处
【临床应用】
复溜穴能治疗自汗、盗汗之症
【疟疾】
主穴 大椎 间使 后溪
配穴 温疟者,配曲池、外关、陶道、商阳;寒疟者,配至阳、期门;疟母者,配痞根、章门、肝俞、肝俞、脾俞;高热者,配十宣、委中;汗出不畅者,配合谷;呕吐者,配内关、公孙;腹痛腹泻者,配天枢、气海、足三里;神昏谵语者,配水沟、中冲、劳宫、涌泉;烦热盗汗者,配太溪、复溜;倦怠自汗者,配关元、气海;唇甲色白者,配膈俞、脾俞、三阴交。
方义 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有截疟的作用,为治疟之要穴;后溪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又通于督脉,能宣发太阳与督脉经气,驱邪外出;间使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厥阴与少阳相表里,故可疏理气机,和解表里,引邪外出,也为治疟要穴。三穴合用,共奏通阳祛邪之效。
【消渴】
配穴 上消者,配太渊、少府;中消者,配内庭、中脘;下消者,配照海、太冲;阴阳两虚者,配命门、气海、关元;烦渴、口燥者,配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多食善饥者,配合谷、丰隆、中脘;便秘者,配天枢、大肠俞、支沟、照海;多尿、盗汗者,配复溜、关元;视物模糊者,配风池、攒竹、光明、太冲;上肢疼痛或麻木者,配肩髃、曲池、合谷、八邪;下肢疼痛或麻木者,配风市、阳陵泉、解溪、八风;皮肤瘙痒者,配风市、血海、三阴交。
方义 胃脘下俞又名胰俞,为奇穴,是治疗消渴的经验效穴;肺俞清热润肺,生津止渴;脾俞调节脾胃功能;肾经原穴太溪与肾之俞穴肾俞相配,滋补肾阴,清热润燥;三阴交滋补肝脾肾三脏;足三里清胃泻火,和中养阴。
【阴虚证咽喉肿痛】
主穴 太溪 照海 鱼际
配穴 肝肾阴虚者,配三阴交、复溜;阴虚有热者,配行间。
方义 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之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与喉咙,取之以调理两经经气,滋养肾阴,引导虚火下行。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以利咽清肺之虚热。三穴同用,可使得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以奏利咽止痛之效。
这篇人体穴位查询《复溜穴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目前已阅读6649次,在2024-09-26 00:00发布,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