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柏!橘!榆!枳!桑!枣等八木之火,因其燃烧过于猛烈,还可能发出明火,会“伤血脉肌肉骨髓”(《黄帝虾蟆经#辨灸火木法》),故不宜于用来作为艾灸点火之用。后藤认为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因为“饶氏艾灸唯以五火为良,然榆!枣即古之所忌,已在五火中”,所以,无论使用何种物件点火,都与“戛金击石”所引之火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盖火乃“附物为体”,其燃烧之徐急,则应视其“所受之物”而定,即使真有所谓“太阳真火”或者“圣火”,“若点之艾上,即艾火也”(均引自《艾灸通说 火无良毒》)。
咨询申申老师吧.加手机号的微信送学习资料.送视频学习.
可见,后藤讲实用不尚虚谈,格物致知之功高于同代的同侪之上。 5立足临床,破除迷信 在诊断方面,后藤强调四诊合参,并认为那种迷信切脉“取一不及三”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他将切诊进一步分为“切脉”和“按腹”,其中以“按腹为,切脉为第二”,对腹部触诊给予特别的重视,这似应与他长于治疗腹部包块有关;此外,他还于四诊之上补充了“嗅法”,加上“按胸腹”和“候背部”共为七诊。“候背”之法,一可用于诊断,如脏腑疾病可在相应背俞穴上发现敏感点;二则借以探明穴位。谈到关于诊断的体会时,他说,大凡诊断之法,存乎操作者心手之间,其中要妙,即使父子之间也“不可相传”(均引自《艾灸通说 答植木举因书》),只有在实践中摸索!体会!积累经验,才能运用自如。155776513